Web3網站 VS 傳統網站比較分析表
Web3網站就像是設定好遊戲規則
把遊戲規則公諸於世之後
剩餘的就讓這個軟體自動執行
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或機構能夠對這個軟體進行控制
網站考慮層面 | 傳統網站 | Web3網站 |
架構模式 | 中心化伺服器架構 | 去中心化區塊鏈架構 |
身份驗證 | 帳號密碼登入 | 加密錢包(如MetaMask) |
資料所有權 | 平台方擁有 | 用戶完全擁有 |
商業邏輯 | 中心化後端程式 | 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
支付系統 | 法定貨幣,第三方支付 | 加密貨幣點對點支付 |
互動操作性 | 低,平台間難互通 | 高,基於開放標準 |
使用門檻 | 低,操作簡單直觀 | 高,需理解相關概念 |
Web3網站應用的場景與情境
Web3區塊鏈網站已經可以涵蓋越來越多層面
但是加密技術的普及程度目前還是沒有到很普遍
這會是2025區塊鏈應用中需要被克服的部分
目前已知Web3去中心化可以用在下面這些層面:
金融相關應用
- 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借貸、交易、理財
- 跨境支付:無需中間銀行,降低手續費和等待時間
- 群眾募資: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資金分配
- 資產代幣化:將實體資產轉換為數位代幣進行交易
數位資產交易
- NFT藝術品交易平台
- 遊戲道具交易
- 數位收藏品市場
供應鏈管理
- 產品溯源:記錄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過程
- 真品認證:防偽和品質保證
創作者經濟
- 內容創作者直接變現:無需透過中間平台
- 粉絲社群經營:代幣化會員制度
身份與隱私管理
- 去中心化身份認證
- 個人資料自主管理
我要選傳統網站還是Web3區塊鏈網站
Web3的東西在現代還是算比較新的東西
在執行時,可以考量這些因素
目標用戶是否接受加密貨幣技術
目標用戶是否具備使用Web3的基本知識
是否擁有操作加密貨幣以及是否願意承擔加密貨幣的波動風險
以及對與去中心化的需求程度
程式的產品及功能
功能是否需要高頻率交易
高頻交易會需要較高的GAS費用
還有智能合約的複雜度也會直接決定GAS費用
當地的法規
以目前來說台灣對區塊鏈應用的監管政策還是相對比較保守
在美國、歐洲、澳洲等地已經對於加密貨幣有比較完善的監管策略
人工智能部署到區塊鏈上面,會不會無法停止,造成災難性的局面?
智能合約的不可變性確實會讓AI程式一旦部署就難以直接停止
但可以在設計時加入一些控制機制,例如:
- 緊急暫停功能(Emergency Stop)
- 可升級的合約設計
- 資源使用限制
- 治理機制來控制重要參數
現階段不需要太擔心
因為AI需要大量運算資源
而區塊鏈的運算成本(Gas fee)很高同時也需要很多節點支持運算
如果沒有足夠的節點支持,AI就無法持續運作
就算未來硬體的技術可以支援AI在區塊鏈上進行運算
我們可以通過政府制定法規以及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來管理AI系統
包括透過投票決定系統的重大更改或設立多重簽名機制來控制關鍵功能
所以結論是:雖然純技術層面確實難以直接”關閉”已部署的程式
但可以通過上述方法來確保AI系統的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