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Page SEO 是你網站成功的關鍵
- 二、什麼是 On-Page SEO?
- 三、On-Page SEO 優化的 7 大關鍵步驟
- SEO 優化步驟一:優化標題(Title)與 Meta Description
- SEO 優化步驟二:善用 H 標籤(H1~H6)建立清楚結構
- SEO 優化步驟三:關鍵字自然融入內容中
- SEO 優化步驟四:優化圖片 SEO(Image SEO)
- SEO 優化步驟五:建構內部連結系統(Internal Linking)
- SEO 優化步驟六:提升網站速度與行動裝置體驗
- SEO 優化步驟七:善用 Schema.org 結構化標記
- SEO 優化步驟八:優化首屏內容(Above the Fold)讓讀者不滑就留下
- SEO 優化步驟九:打造「E-E-A-T」專家信任感強化區塊
- SEO 優化步驟十:優化 URL 結構,強化主題與可讀性
- SEO 優化步驟十一:使用「內容碎片化」與視覺分段提高閱讀率
- SEO 優化步驟十二:設計 SEO 導向 CTA(行動呼籲)提高轉換率
- SEO 優化步驟十三:分析與 A/B 測試,打造資料驅動的 On-Page SEO
- On-Page SEO 的「三階段成長模型」
- On-Page SEO 是內容成功的基石
On-Page SEO 是你網站成功的關鍵
在所有 SEO優化策略中,On-Page SEO 是你最直接、也最能掌握的部分。許多企業主與內容創作者要不是誤以為只要寫好內容或是塞滿關鍵字,搜尋排名就會自然提升。但實際上,Google 的演算法不斷進化,今天還在 SERP 第一頁的文章,可能一夕之間就掉到第 5 頁之後。現在的瀏覽器更加重視整體用戶體驗與內容品質,因此 SEO 演算法導向更加貼近能體現使用者體驗優劣的指標。從標題的吸引力到頁面的加載速度,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使用者是否留下、是否轉換。因此,On-Page SEO 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內容與設計的整合應用。
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理解什麼是 On-Page SEO,並透過 13個實用步驟,幫助你優化網站內容結構,提升搜尋排名與用戶體驗,讓網站真正成為轉換利器。
SEO教學看這篇:你想學的我們有,別人沒講的我們也說
二、什麼是 On-Page SEO?
On-Page SEO,又稱頁面內部優化,指的是你在網站內部所做的一切 SEO 優化行為,目的是讓搜尋引擎更容易理解你的內容,並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這些行為通常包含:
- HTML 標籤的設定(如 Title、Meta Description、H1~H6)
- 關鍵字布局與內容結構
- 圖片的 ALT 標籤與壓縮處理
- 網站速度與行動裝置友善性
- 內部連結與 URL 結構
- 使用 Schema 標記與否
On-Page SEO 的核心思想是:「讓搜尋引擎理解你的內容,同時讓用戶願意停留與轉換」。只做其中一項是不夠的,唯有同時顧及技術與體驗,才能真正讓網站在搜尋結果中脫穎而出。
三、On-Page SEO 優化的 7 大關鍵步驟
SEO 優化步驟一:優化標題(Title)與 Meta Description
Title 是搜尋結果中最先被看到的元素之一,它的寫法直接影響點擊率。SERP 中,一個頁面能夠容納許多不同網域的搜尋結果,你是否脫穎而出,讓人想點進你的文章,就是網站流量最直接的影響來源。

- 保持在 30~60 字元以內,並且包含主要關鍵字,讓搜尋者知道你的文章正是她在尋找的
- 加入吸引力元素,如數字、動詞或品牌名,甚至是引起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 避免關鍵字堆疊(Keyword Stuffing),不合理的重複塞入文章關鍵字,可能會被Google 降低排名,使用最自然的方式安插文章關鍵字。
Meta Description 則是說服用戶點擊的補充說明:

- 長度建議在 120~160 字內
- 簡潔有力地說明文章價值,並且確保關鍵字在 Meta Description 中
- 使用行動導向語氣,引導使用者的行為(例:立即了解、免費下載、點我看更多)
SEO 優化步驟二:善用 H 標籤(H1~H6)建立清楚結構
H 標籤是讓搜尋引擎與讀者理解你內容邏輯的重要工具。依照數字越小代表越重要。
- H1:每頁僅限一次,通常是文章主標題,包含主要關鍵字
- H2~H6:依照內容層級區分,幫助架構清晰,不過在 H4 以後對 SEO 的影響就不是很大了
這樣的結構不僅有助搜尋引擎理解,也能讓用戶快速掃描重點。
SEO 優化步驟三:關鍵字自然融入內容中
雖然很多 SEO 輔助插件都會評估文章的關鍵字密度,但其實 On-Page SEO 的本質不是關鍵字密度,而是關鍵字「意圖的匹配」。
- 文章開頭 100 字內包含主要關鍵字
- 每段落自然融入同義詞與語意相關字(LSI Keywords)
- 針對用戶常見問題設計 FAQ 區塊,並以問句當作小標題
- 使用 GPT 等工具協助關鍵字延伸與段落重寫,提高自然度(當然,有很大一部分受眾非常不喜歡 GPT 的文章格式,那你就要想辦法將 GPT 生成的內容修改好,或是想辦法讓 GPT 生成別人看不出來是 AI 撰寫的文章)
SEO 優化步驟四:優化圖片 SEO(Image SEO)
圖片是提高用戶體驗的重要元素,但如果你的圖片未經過優化,反而很可能會拖慢網頁載入速度。
- 檔名使用英文關鍵字,例如 on-page-seo-guide.jpg
- ALT 屬性加入描述性文字,包含關鍵字
- 壓縮不重要的圖片,降低檔案大小(這是直接影響載入速度的因素)
- 使用 WebP 格式提升載入速度
SEO 優化步驟五:建構內部連結系統(Internal Linking)
內部連結有三大好處:
- 引導搜尋引擎爬蟲更全面理解你網站結構
- 提升使用者平均停留時間與瀏覽深度
- 強化網站主題權重(Topical Authority)
實作技巧:
- 每篇文章至少有 2~3 個指向舊文章的連結,在新文章提及的舊概念或是產品/服務的章節建立連結導向舊文章
- 關鍵字設定超連結文字(Anchor Text),避免使用「點我看」,因為搜尋引擎依賴超連結文字來判斷該連結頁面的內容與主題。使用「點我看」、「更多資訊」這種通用且沒有語意的詞語,無法提供足夠的語境給搜尋引擎,會錯失強化該頁面主題相關性的機會。
- 重要頁面可於全站頁尾(Footer)或側邊欄設置永久連結
SEO 優化步驟六:提升網站速度與行動裝置體驗
網站速度已被 Google 列為重要排名因素,建議使用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或 GTmetrix 測試你網站的速度表現。
優化建議:
- 使用輕量主題與快取外掛(如 WP Rocket)
- 圖片壓縮與延遲載入(Lazy Load)
- 網站結構簡化、減少多餘 JS 與 CSS
- 行動裝置優化(RWD 設計)
SEO 優化步驟七:善用 Schema.org 結構化標記
Schema 標記是一種讓搜尋引擎理解你內容意圖的語言。常見應用包含:
- FAQ 區塊摺疊顯示
- 星級評價與價格標示
- Breadcrumb(麵包屑)導航
- 文章類型與發佈時間顯示
使用工具:
- Schema Markup Generator(由 Merkle 或 Rank Math 提供)
- Google Rich Results Test 測試標記正確性
SEO 優化步驟八:優化首屏內容(Above the Fold)讓讀者不滑就留下
「首屏」是用戶進入頁面後第一眼看到的區塊,Google 會根據用戶的互動指標(如停留時間、跳出率)來判斷這段內容是否符合搜尋意圖。
最佳實作方式如下:
- 精簡開頭,5 秒內讓人理解文章重點:可使用一段「痛點陳述+承諾解方」的文字作為引子。
可視化吸睛元素:加入標題圖、圖表、引言框或影片來提升參與度。 - 快速導覽區塊(Table of Content):建議以 HTML <nav> 標籤搭配錨點,可提升 UX 且有助 SEO 爬蟲理解內容架構。
SEO 優化步驟九:打造「E-E-A-T」專家信任感強化區塊
Google 明確表示評估內容品質時會參考 E-E-A-T(經驗 Experience、專業性 Expertise、權威性 Authoritativeness、可信度 Trustworthiness),這是許多網站忽略的內頁優化重點。
實作技巧:
- 在頁尾加上「作者介紹區塊」,附上頭像與背景說明(可標註 author 或 person Schema)。
- 內容中合理植入過往實績、用戶案例、引用可信來源或第三方數據。
- 若屬商業網站,務必建置明確的聯絡資訊、品牌資訊、隱私政策與信任憑證(SSL、安全標章等)。
SEO 優化步驟十:優化 URL 結構,強化主題與可讀性
一個好的 URL 不僅方便使用者理解,也讓搜尋引擎快速辨識頁面主題。
建議做法:
- URL 使用短句與破折號(如:/on-page-seo-guide)
- 移除無意義參數(如 ?ref=1234),避免重複內容與分散權重
- 依據內容層級設計資料夾(例:/blog/on-page-seo/)
SEO 優化步驟十一:使用「內容碎片化」與視覺分段提高閱讀率
Google 雖然以文本為主分析內容,但良好的「視覺分段」能大幅降低跳出率與提升轉換率。
實作技巧:
- 每段不超過 4 行文字,使用大量小標、列表、引言框、圖表分段
- 使用有層次的文字格式(粗體、斜體、下底線)來引導視線流
- 插入語意強烈的「引導句」,如「你是否也遇過…」「如果你想解決…」
SEO 優化步驟十二:設計 SEO 導向 CTA(行動呼籲)提高轉換率
許多內容網站有內容卻沒有商業轉化,就是因為缺乏精緻的「SEO CTA」。
進階 CTA 實作方式:
- 不要只寫「聯絡我們」,應該寫「免費獲得 SEO 評估報告」或「立即預約免費顧問」
- 在關鍵段落中加入文字型 CTA 超連結,並確保其語意與該段內容高度相關
- 若你提供電子報或下載,使用「Exit-Intent Popup」與 CTA 結合提高轉換
SEO怎麼做才有轉換率?行銷主管必懂的4個SEO 核心策略
SEO關鍵字策略全攻略:從0%到10%轉換率,SEO優化師一次教會你
SEO 優化步驟十三:分析與 A/B 測試,打造資料驅動的 On-Page SEO
優化不是一次就完美,而是透過資料持續改進。
推薦工具與做法:
- 使用 Microsoft Clarity 或 Hotjar 觀察點擊熱區與滑動深度
- 透過 GA4 分析「每頁平均停留時間」與「事件觸發率」
- 建立兩個版本的標題或開頭段落做 A/B 測試,找出哪一種更吸引人點擊與停留
On-Page SEO 的「三階段成長模型」
許多內容創作者或企業會卡在「有寫內容但沒排名」、「有排名但沒轉換」的階段。以下是建議的三階段成長路線:
- 技術型 SEO 基礎建設:頁面速度、RWD、Schema、H 標籤與 HTML 架構
- 內容型 SEO 拓展影響力:優質內容+關鍵字匹配+FAQ 模組化內容
- 轉換型 SEO 商業導向:E-E-A-T 加值、視覺化 CTA、A/B 測試與使用者行為分析
On-Page SEO 是內容成功的基石
如果說 Off-Page SEO 是建立外部聲量、讓人知道你,那麼 On-Page SEO 就是讓人「留下來」的關鍵。無論你的網站是電商、部落格、品牌形象站,都不能忽略 On-Page 的細節優化。透過本文七大步驟,你可以一步步建立出清晰、吸引人、易於搜尋引擎理解的內容版型。
2025 年的 SEO 趨勢更重視內容與技術的整合。你不需要成為寫程式高手,也不需要花大錢找代操,只要掌握核心邏輯與方法,並且隨時更新對 SEO 趨勢的知識 (SEO趨勢部落格),On-Page SEO 就可以變成你流量與轉換的穩定引擎。
永遠記得…
每一頁內容都值得你優化,因為每一位訪客,都是潛在的成交者。
